8月14日,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教师团队圆满完成了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为期两周的境外教学及交流任务。此次境外教学及交流活动团组由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肖心远,新能源汽车技术系主任张永栋、项目负责人黄景鹏及教师谢瑜东4人组成。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推动进中马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拓展两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教育领域的交流,为双方院校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同时,通过马来西亚万拉峇鲁社区学院、开展北马轮胎公会从业人员培训,促进东南亚汽车国际职业教育合作联盟的建设,推动学院国际化办学能力,助力学院“走出去”,实现“职教出海”的落地。

集体备课,精雕细琢。电脑屏幕一行行排序有秩的课程内容、一页页生动形象的授课ppt,逐渐形成崭新的画卷,它们不仅是知识的框架,更是引导学生思维的灯塔。本次的教学交流活动,团队教师们在马来西亚集体办公,集体备课,精心准备每一次的授课内容,只为了在那一刻与学生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学习之旅。团队教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的学生带来了涵盖《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诊断与排除》《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以及《智能驾驶汽车概述》等多个前沿领域的精彩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实操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马来西亚的教学,因教学设备,语言等方面的限制,团队老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做好本次教学工作,在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上各展神通。
黄景鹏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知识的本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其内容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防盗与进入系统、整车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深入解析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诊断与维修,使得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最新技术动态,并掌握解决常见故障的关键能力。

谢瑜东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引发学生们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内容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电池管理控制技术以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知识。

肖心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详细阐述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还通过plc虚拟仿真技术展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其内容涵盖了plc编程语言、plc软硬件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等知识。

张永栋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和掌握技能知识。使用智能小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对智能驾驶汽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内容涵盖了智能汽车的感知系统(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决策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

活动拓展,提升影响。团队除了开展教学活动以外,还深入走访了马来西亚万拉峇鲁社区学院,成功举办了针对北马轮胎公会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活动,来加深与当地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实操培训,我院教学团队不仅传授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提升了马来西亚轮胎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促进了中马两国在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为中马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树立了典范,进一步拓宽了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成果丰硕,展望未来。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院长黄来水(ooi lye oo)表示此次教学活动圆满成功,离不开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和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两校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马新能源汽车技术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教学交流活动结束后,黄来水院长为学院四名教师颁发兼职教师证书。

此次学院教师团队在马来西亚slc汽车工艺学院的教学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传递与碰撞,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slc汽车工艺学院的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还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教师团队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国际教学经验,拓宽了学院教师团队国际视野,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