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报道我院校友余权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事迹。
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371581?site4&columnid=0
广东航运战“疫”人获表彰,余权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力以赴保障粤港水路旅客安全顺畅出行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广东省航运集团下属广州番禺莲花山港客运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余权新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今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余权新扛责在肩、靠前指挥,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坚守一线,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以赴保障粤港水路旅客安全顺畅出行,用行动诠释一颗战“疫”初心。
抓细抓实 筑牢防疫坚强堡垒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莲花山客运公司共经营管辖莲花山、高明、鹤山、南沙等4个客运港口,运营着多条往来粤港水路航线,春运期间运送旅客累计达3.3万余人次,加上各港口广泛分布在珠三角各地,疫情防控任务尤为繁重。
在疫情初期,余权新带领公司党总支班子迅速响应广东省航运集团关于科学紧急防控疫情的工作部署,迅速落实公司防疫工作,组织制定防疫预案,采取四港联动的联防联控模式,确保码头、船舶、车辆、人员全覆盖。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做好旅客健康登记和排查;加强防控措施台账管理,主动协调当地港务部门在港口设立联合检疫站;与驻港口联检单位、当地防疫部门建立异常通报、异常处理等联防联控机制,疫情期间更是一刻也不松懈,实现香港入境内地港口防护阵地化、常态化、精细化,确保了所经营的全部航线和码头保持“零感染”。
不怕逆行向前 只想护送湖北同胞回家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香港特区政府调整入境安排,从1月27日零时起,限制部分疫情防控对象旅客入境香港,大量湖北籍旅客滞留香港国际机场。广东省航运集团指挥下属驻港企业珠江船务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疏导滞留旅客。
接到任务后,余权新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布置,多方协调沟通,不断优化任务执行中的流程和细节。航班调度、船上人员配置、政府部门衔接,每个具体细节他都要掌握跟进,有时他一整天都在不停地协调沟通,甚至连水都没顾上喝,手机里的通话记录高达300多个,就连晚上仅有几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也常常要接听电话处理情况。专船任务时间紧、跨粤港两地、协调难度大,几乎每个专船航班到达港口已是深夜,他不惧风险,坚持在现场指挥,5天4个航班,他一次不落,坚持与一线职工同战“疫”、同吃苦。
有了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在岗第一线的职工们都抛下畏惧,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默契配合,每天为乘坐专船的湖北籍同胞热情服务,圆满完成专船疏运湖北籍同胞返回内地的任务。同时积极协调莲花山港与口岸及联检、防疫部门联动做好抵达旅客的防疫工作,着重加强对湖北籍旅客的人文关怀,在场滞留的旅客表示由衷感谢,并对周到细致的服务称赞不已,传递起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暖心”正能量。
挺身在前 抢运防疫物资
随着疫情持续,国内一线防疫物资供应不足,国际捐赠和采购物资抵达香港国际机场。2月12日,广东省政府从以色列采购的防疫物资到达香港机场,为了最快将这批国内紧缺的防疫物资转运回内地,珠江船务主动协调对接香港和广州两地海关等联检部门,在疫情期间特事特办、全程护航,莲花山客运高速客船时刻待命。余权新提前沟通好装卸通关流程,在心里将运输和装卸过程“演练”了上百遍。
当执行任务的“铭珠湖”轮于2月13日凌晨3:30到港后,他不顾腰椎间盘复发未愈的疼痛,与40多名党员突击队成员和船员们一道团结协作,争分夺秒搬运物资。
凌晨的珠江岸边气温只有10度,可是汗水湿透了他衣服和口罩;一次次的搬运动作令他双臂僵硬麻痹,可他仍然没有停下来。随着船舱内原本堆积如山的物资慢慢减少,他一边继续搬运,一边不断地鼓励大家,“前线医护人员急需防疫物资,大家继续加油啊!”最终,大家通宵奋战2个多小时,将834箱17吨防疫物资全部卸船通关装车,顺利转运至广州、湖北等地支援抗疫一线。这条在非常时期开通的快捷运输通道,开创了4小时从香港机场装运上船的新纪录,“水上驼峰航线”为广东省抗疫工作做出贡献。
舍小家顾大家 疫情就是命令
今年从春运开始,余权新连续30多天坚守在一线,没回过一次家。他87岁的老母亲尚在老家独居,儿子正在准备中考,原本计划利用春节调休返乡的他,毅然放弃休假,忙碌的工作成了他的日常。在一线奔波,有时累了就直接在办公室的沙发倒头睡一晚。“关键时刻,我必须得守在这里,不然心里不踏实!”余权新的家在广州,有时回公司总部开会,会议地点离家虽很近,他却一次都没回家,匆忙赶着回公司落实下一步的防疫、生产等工作。
为乘船的旅客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为职工提供全面的防护保障,在立足岗位上守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道关口,这是余权新的初心。提到这次获奖,余权新说:“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相比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我所做的一切是那么微不足道。而在我的身后,还有整个珠江船务及珠江客运板块的全体同事默默付出、全力支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妍
图:珠江船务提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