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佛冈石角镇观山村:益肾子种植让扶贫致富路更宽-857体育
新闻通知
媒体聚焦

南方 :佛冈石角镇观山村:益肾子种植让扶贫致富路更宽-857体育

  发布时间:2020-07-10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蓝天白云下,清远市佛冈县石角镇大岭村一望无际的田间,全是益肾子葱郁的身影。此刻,观山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黄俊添,正在烈日下查看种植情况,这一株株的益肾子果苗承载着他带领乡亲父老脱贫致富的希望。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农村扶贫工作关系全局,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在黄俊添的带领下,该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发展益肾子种植产业的脱贫之路,已帮扶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前,观山村全村已经掀起益肾子种植热潮,2019年6月,益肾子项目更是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黄俊添的目标是帮助更多村民掌握益肾子种植技术,让益肾子达到每年20万斤的量产目标,今年内所有贫困户能实现全面脱贫。

黄俊添正在查看益肾子种植情况

种植益肾子,150农户实现增收

7月2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学院党总支刘青书记一行来到清远市石角镇观山大岭村,只见大棚里的益肾子苗木长势喜人,生机盎然,有些已经开花,黄俊添正在苗棚里忙碌着。黄俊添介绍,当前,观山23条自然村,益肾子的种植面积一共约2500亩,这其中黄俊添的自营基地就有200多亩,分为苗圃园,母树园,实验园,种植示范园等。

据他介绍,该村2019年成立佛冈喜莱益肾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带动周边地区近200多农户发展益肾子种植,已带领近150农户实现增收,帮助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与此同时,还设立了益肾子帮扶项目,免费向村委16户贫困户发放1000多株益肾子苗木。

在成立合作社之前,黄俊添也做过市场调研,“之前村民种植都是小打小闹,零散地拿到市场上售卖,有时候没有销路,也怕卖不动,所以不敢大规模种植。”后来,他通过对接土特产连锁店以及一些有需求的大商贩,扩大了益肾子的固定需求,还有许多厂家还主动找上门来求货。再加上益肾子本身营养丰富,既可浸泡成酒又可以煲汤食用,渐渐地就打开了知名度。

探索一体化合作经营模式

“益肾子原产地为印度,又称天竺粒,历史悠久……”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黄俊添不断用新思想、新理念去挖掘益肾子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和新活力。目前,他主要采用“公司 合作社 农场 种植大户(贫困户) 自媒体(互联网)”一体化合作经营模式,从市场出发联动优质品种的引种、示范,与农民签订购销合同,使益肾子的流通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运作。

在去年双11,喜莱合作社举办了首届益肾子果节,“孖古叠”益肾子供不应求,一度卖断货,两广地区也相继掀起益肾子种植热潮。当中,广州增城林科所立项购苗种植100亩,梅州五华县先河村(省定贫困村)购苗全民种植近500亩,英德连樟村(省定贫困村)购苗种植2000多亩,广东、广西多个地市也来到黄俊添的种植基地考察、购苗。

益肾子果实

黄俊添介绍,当前他们已经为益肾子注册了“孖古叠”“冰河松果”等商标及多项专利,还设计了一个卡通形象,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形成品牌效应,带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12月,观山村贫困户为118户247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6户121人,低保贫困户39户83人,五保贫困户43户43人,在益肾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之后,该村有望2020年所有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

背后故事:大学生返乡创业,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当前,农村创业、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已形成产业下乡、人才入乡、能人留乡的良性互动局面,今年6月刚刚当选观山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的黄俊添,正是深受这一氛围影响的大学生之一。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学院党总支刘青书记来到黄俊添的益肾子种植基地了解交流发展情况

黄俊添毕业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学院07级港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曾在广州创立公司,但身为党员的他内心始终记挂着自己的家乡,想起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鼓励有为青年们把青春之树扎根沃野,助力家乡建设发展的号召。因此,2018年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全职运营益肾子项目,并在2019年成立佛冈喜莱益肾子种植专业合作社。

对于黄俊添而言,创业的艰辛不仅仅体现在项目、资金、人才,更多的是忍受孤独,忍受远离繁华的寂寞感。得益于他的母校一如既往地坚持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甘于奉献、甘于寂寞的“铺路石品格”和“航标灯精神”,他这几年都坚持了下来,而今也慢慢看到了曙光。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益肾子的供不应求也鼓舞着黄俊添和每个参与观山村脱贫攻坚的人。而黄俊添自己,也一直在用他的真实案例去发动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进而带动家乡发展。在他的感召之下,已经有不少年轻人跟他一样回到家乡,参与运营益肾子种植项目。

而从观山村的变化可以看出,归根结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是要靠人才来推动,只有越来越多的“黄俊添们”加入这个队伍,在农村大显身手,乡村才能振兴。

撰文:廖银洁

图片:广交院提供

编辑 刘泽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