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线上“吃透”知识点 培养质量不降低
来源:中国交通报 发布时间:2020-04-15 11:07:54
(特约记者 廖文成)“以为线上学习很轻松,没想到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比在学校还严。直播课上,老师随机点名提问,进行课堂测试、讨论,还会公布我们自主学习的统计数据。”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东交院)2018级报关与国际货运班学生赖瑜锋说,为了跟上学习节奏,他每次上课前都会到在线课程平台进行预习。“通过这段在线学习经历,我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都有所提高。”
广东交院有很多与赖瑜锋类似的学生。近一个月,广东交院秉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宗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教学,并借助教学大数据进行监控管理,有效保证了学习效果,确保了特殊时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
教师各展其能 教学模式异彩纷呈
疫情防控期间,广东交院建立了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教学员、辅导员等组成的立体式教学工作保障团队。教务处制定了应急教学组织总体方案和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暂行办法,依托在线课程教学大数据监控管理平台,对二级学院、教师、学生、课程、班级“五位一体”大数据监控指标进行优化,每天发布《线上教学运行工作简报》,监督全校线上教学质量。近一个月,学生线上课程到课率达到99.6%,完成线上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率达到89.7%。
与此同时,教师们针对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各展其能,探索了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学院教师拟订了《开展线上教育“善学者”评选办法》等,通过“善学者”“善学班”和“星级宿舍”的“两善一星”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的良好学风。
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张琼通过“2 2”模式,即以“学习通 直播”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讲授,以“爱博导 生意参谋”实训实践平台进行现实案例的实操演练展示,做到“教—学—做—测”一体化教学。
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教师黄景鹏依托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与相关企业联系并搜集教学视频素材,围绕技能点设置仿真软件,探索线上实训教学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宁培淋、肖芳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知识中,在解读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最新施工技术时增加了思政内涵,推进了“课程思政”,建立了“国家超级工程导入、热点项目跟踪分解、课堂任务融入学习”逻辑路径,构建了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国家技术自信的“课程思政”价值链。该课程在“超星学银在线慕课”平台上线以来,吸引了来自125所本科、高职、中职和技工学校的1371名师生选修。
保障1.5万余名学生正常学习
“线上学习的优势是可以看视频回放,遇到听不懂、来不及记笔记的情况,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反复看视频回放,对知识点加深理解。”2018级报关与国际货运班学生刘燕杏说,线上学习的视频回放功能可以帮助她“吃透”知识点。
刘燕杏并非个例。疫情防控期间,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了线上教学成效调查,收回的2122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新形式、新场景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普遍具有线上学习热情。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广东交院就启动了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信息化技术支撑下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教”与“学”模式。
几年来,广东交院按照满足线上学习的标准打造了大量微课、视频课、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电子教材等数字教学资源,并已立项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162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点滴经验积累,为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化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通过信息化教学,广东交院保障了1.5万余名学生的正常学习,并吸引了200余所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以及中职和技工学校的8万余名校外学生参与学习线上课程。
|